在线办公

期刊检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工业化语境下的跨族群写作———以东莞少数民族作家群落创作为例
  • [摘要]文学与城市工业化进程一直在意义的互渗同构中同频共振。文章以东莞少数民族作家群落创作为考察中心,通过对工业化语境下部分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的简要梳理,对其文本特征、叙事策略及其实践意义等进行解读分析,力求寻找最能凸显这一创作群落的优势与限度,以此揭示在后现代跨族群文化视野下,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身分、发展脉络、价值取向及其文本探索的当代意义。
  • 胡磊
  • 全文[ PDF 0.0 MB ] 2015.6(1):25-36  共有 1279 人次浏览
  • 传记、选集和研究的集成——读《老舍自述(注疏本)》
  • [摘要]《老舍自述(注疏本)》不仅是一部充满现场感的作家自传,通过选取作家相关作品,还带有作品选本的作用。选取的作品大多是一般选本较少见到的篇目,甚至包括部分旧体诗词,这对老舍作品普及具有很大益处。同时因为附有注疏,又为自述增添了许多旁证史料和研究成果,加强了可读性,对老舍研究的深入更具有相当价值。
  • 艾翔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25-29  共有 419 人次浏览
  •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中的生态美学研究
  •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生态美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视域。进一步深化生态美学研究,要着力突出中国生态美学的马克思主义性质,强化其中国特色,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审美思想同中华传统生态审美智慧的有机融合;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生态审美关切;构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美好的生态关系,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生态审美智慧。
  • 卢政
  • 全文[ PDF 0.0 MB ] 2023.2(41):25-32  共有 169 人次浏览
  • 人类学的诗学探索导引
  • [摘要]这是一个跨学科的人类学诗学团队四十余年的研究与探索之述论,其核心议题是如何在人类学田野工作中呈现与文学诗学不同的观察。诸成员从文化写作、歌谣与诗作、电影与戏剧、乐舞与绘画、数字新媒体运用,以及在跨学科、跨专业和跨方法的合作人类学实践中,展示他们和地方人民长期田野互动的人类学诗学特征,探讨对比、美学、韵律、隐喻、深情、性灵与直觉等文化表征的手法异同,以及探讨如何将诗性智慧进一步引申至文化与社会诗学观察及多样性文化的本体追索之中。
  • 庄孔韶
  • 全文[ PDF 0.0 MB ] 2022.4(40):25-32  共有 333 人次浏览
  • 《聊斋志异》子弟书的改编特色与清代八旗社会的文化趣尚
  • [摘要]《聊斋志异》子弟书的题材以爱情故事为主,热衷于描绘俗世风情,正与清代中期的繁盛局面相呼应。子弟书中的《聊斋志异》书生形象大多趋于负面,折射出旗人群体尚武轻财的文化心理。由于创作心态从“孤愤”转向“闲情”,《聊斋志异》子弟书呈现出嘲谑交融的娱乐气息。子弟书往往只是故事架构来自小说原著,而改编趋向、内在意蕴则多取决于创作者的心态与趣尚。
  • 朱泽宝
  • 全文[ PDF 0.0 MB ] 2021.6(39):25-33  共有 450 人次浏览
  • 从“来自于人民”到“回归于人民”———纳·赛音朝克图诗歌研究
  • [摘要]蒙古族诗人纳·赛音朝克图的一些诗歌受到了地方传说的影响,同时因他的诗歌又产生了一些新的风物传说,在民众中口耳相传;他作为历史人物也变作传说的主人公,被民众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传播。他的诗歌与地方传说相互转化,从而变得更加深入人心。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民作家的作品是如何“来自于人民”又“回归于人民”的。
  • 都达启·萨日那
  • 全文[ PDF 0.0 MB ] 2021.4(39):25-32  共有 563 人次浏览
  • 唐代来自“海上丝绸之路”的“昆仑儿”——以张籍诗作为考察对象
  • [摘要]在唐朝的诸多族群中,来自南海的“昆仑儿”最为神秘也最引人注目。昆仑,既指人种,也指国家或地区。昆仑人曾远道来中原朝贡,与唐朝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昆仑儿”中的一部分被当作商品交易而输入。史籍之外,张籍《昆仑儿》一诗对“昆仑儿”的来处、语音特点、装束、发型、肤色与衣着都做了具体的描绘,是了解“昆仑儿”及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珍贵文献,有特殊的文化意义。
  • 高建新
  • 全文[ PDF 0.0 MB ] 2021.2(39):26-36  共有 396 人次浏览
  • 裕固族驼户歌传唱研究———兼谈文化的传播与生成机制
  • [摘要]中国西北地区流传着一种用汉语西北方言演唱的反映骆驼队运输生活的系列歌谣,俗称驼户歌。裕固族驼户人在传唱这些歌谣的过程中,逐渐将其转化成“裕固族民歌”。“裕固族民歌”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现象不仅是语言媒介的转变,而且关涉民族文化传播与生成机制的深层问题。
  • 钟进文
  • 全文[ PDF 0.0 MB ] 2022.1(40):27-39  共有 426 人次浏览
  • 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的遗产化
  • [摘要]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口头叙事传统,史诗的传承与演述生态在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过程中不断变化。德昂族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 后,史诗的演述语境与传承方式发生了变革,政府和村民组织开展了各种非遗保护活动。为了 在新的演述场域中获得认同,传承人对史诗的程式、主题、情节等方面进行了创编。同时,传承 人身份的认定,增强了史诗演述人创编、传承的自觉意识与强烈的责任感,史诗的内容从程式 到主题、从情节到逻辑等方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构。可见,在非遗语境中,国家文化政策应 成为考量史诗传承的关键性要素之一。
  • 王晓艳
  • 全文[ PDF 0.0 MB ] 2023.1(41):27-38  共有 185 人次浏览
  • 元代“诗史”说考论
  • [摘要] 杜诗“诗史”说自晚唐提出,渐成为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理论,无论杜诗学还是诗歌史的研究,都往往会触及“诗史”说相关的话题与诗论。元代以“宗唐”为风尚,其杜诗学话语也具有“上承宋金,下启明清”的价值。元代“多源归一、多元竞胜”的文学场域,是杜甫与杜诗走进中华文化多地域和多民族文士的重要时期。文章以元代文人“诗史”的阐释讨论为考察对象,试图初步探析元代“诗史”说的流变风貌及生成背景,从而对“诗史”说及相关话语在元代中华文学传统演进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初步探索。
  • 王 猛
  • 全文[ PDF 0.0 MB ] 2022.5(40):28-36  共有 363 人次浏览
  • 口头传统中的历史实践——以土尔扈特蒙古民谣《宽广的伊吉勒宰河畔》...
  • [摘要]文章在梳理口头传统与历史关系脉络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志方法,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土尔扈特蒙古人中流传的民谣《宽广的伊吉勒宰河畔》及民众对其进行的诠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民谣在土尔扈特民间传唱的过程中,民众结合土尔扈特东归的历史背景对其文本进行解释的实践。文章认为,重视已经定型的口头传统文本的同时,也要关注未定型的言说,且分析未定型言说对于观察口头传统的传承及其与民间社会的关系亦至关重要。
  • 那木加甫
  • 全文[ PDF 0.0 MB ] 2020.6(38):28-33  共有 487 人次浏览
  •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述略
  • [摘要]考察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依靠早期中共党员和文化界知名人士的文艺活动、社会团体的文艺实践、报纸刊物的文艺宣传以及苏联的文艺工作等传播路径,共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并对新疆现当代多民族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宋骐远 邹赞
  • 全文[ PDF 0.0 MB ] 2021.3(39):30-39  共有 514 人次浏览
  • 民族文学的民族认同建构功能
  • [摘要]当代民族文学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民族文学中普遍表现出民族认同的现象,这牵涉到民族文学的各种文体如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中尤以少数民族小说体现最为显著,从长篇小说《心灵史》《尘埃落定》等到大量的中短篇小说莫不如此。这种民族文学中的民族认同现象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形态多样;不仅有外显的表征,也有内隐的征候;所涉及到的不仅有一流的名家名作,也有一般的作家作品。
  • 樊义红
  • 全文[ PDF 0.0 MB ] 2020.5(38):30-32  共有 402 人次浏览
  • 重塑蒙古诗歌传统:巴·布林贝赫创作的意义阐释
  • [摘要]继承、借鉴、创新是巴·布林贝赫对民族文学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他本人也用毕生的创作实践印证了这一规律。在民族性向度上,他始终将文化传统作为文学创作的根基和起点,全面继承了蒙古族民间文学、古典韵文修辞形式、艺术手法、结构模式、文化心理、审美理想,并汇通古今,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在开放性向度上,从汉族诗歌借鉴意境与巧思,从俄苏诗歌及西方浪漫主义那里借鉴自由抒情,从外国叙事诗中借鉴“以抒情的方式叙事”的思想,从泰戈尔等人那里借鉴唯美精巧的散文诗创作艺术,并将这些外来因素真正融入到蒙古族民间传统中;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继承、借鉴、创新三位一体,在抒情长诗、叙事诗、散文诗和自由体诗歌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海日寒
  • 全文[ PDF 0.0 MB ] 2020.4(38):30-39  共有 412 人次浏览
  • 分离式合译:论老舍与浦爱德合译《四世同堂》
  • [摘要]《四世同堂》英译本由老舍与蒲爱德合作完成,但合作方式却是分离式,老舍对原文本进行改写,蒲爱德把改写本译成英语。老舍虽然对蒲爱德译文不满,然而事实上蒲爱德的怪译不但没有妨碍老舍文化传播意图,反而形成了一次传播机遇。
  • 张曼
  • 全文[ PDF 0.0 MB ] 2015.5(1):30-39  共有 1329 人次浏览
  • 南岭瑶族盘王传说的历史变迁与文化寓意———以广西贺州瑶族盘王文化...
  • [摘要]以广西贺州为中心的桂湘粤三省交界处,自秦始皇征岭南、开“新道”以来,潇贺古道成为瑶、苗、壮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相互交融之地。盘王传说是南岭瑶族信仰的重要内容,主要有创世说、救世说、盘瓠说三种。瑶族盘王信仰经历的变迁,折射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寓意。
  • 肖晶
  • 全文[ PDF 1335.0 MB ] 2015.3(1):31-38  共有 1696 人次浏览
  • 胡义周《统万城铭》的文本结构与赋体意义
  • [摘要]从文本内容与结构分析,《晋书》所录胡义周颂赞统万城的文本,可称作“胡义周《统万城铭》”。该文实际上由胡义周同题之赋、铭二文组成。《统万城铭》属于一篇“京都赋”, 具有“颂夏德”之功能,明显继承了汉赋以来的“颂德”传统,体现了大夏自奉“正统”的思想。胡 义周《统万城铭》是十六国、北朝多民族文学交流的产物,具有典型的多民族文学交流的意义。
  • 孙少华
  • 全文[ PDF 0.0 MB ] 2020.3(38):31-42  共有 927 人次浏览
  • 上古帝王神话的叙事谱系与意义转向
  • [摘要]神话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源头,对于上古帝王神话谱系的研究,是把握中国历 史发展规律的一把钥匙。上古帝王神话叙事谱系在发展中表现出横向的空间秩序、纵向的帝系 结构、自由的审美书写三种历史形态特征。与之同步的是谱系意义的转向,在多元浑沌中建立秩序的需求演变为轴心时代自觉的政治建构要求,并最终发展为当代社会自由的审美追求。借 助神话叙事的视角,在对其形态及意义的论述中可以进一步透视其中暗含的历史文化、社会政 治及民众心智三者之间的同构关系。只有以历史性、审美性及民间性为立足点,对帝王神话叙事谱系予以整体观照,方可直触这一话题背后隐含的诗性智慧。
  • 闫咚婉;段友文
  • 全文[ PDF 0.0 MB ] 2020.2(38):31-42  共有 601 人次浏览
  • “边地”历史书写中的“自我”想象及其限度——以冯良《西南边》为例
  • [摘要]冯良的小说《西南边》叙述了大凉山三对“彝汉通婚”男女的“爱情”故事,并试图以此呈现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西南“边地”的历史变迁过程。在这种叙述中,作者既要通过“历史”结构出长篇小说“史诗性”的宏大意义,又试图“发覆”大历史中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两者之间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文章试图对此展开症候性分析,并由此揭示当代作家和知识分子群体在中国社会中的边缘性位置,辨析当代文学"自我"想象模式的限度。
  • 李哲
  • 全文[ PDF 0.0 MB ] 2021.1(39):31-38  共有 510 人次浏览
  • 《田氏一家言》的文学批评方法及特色
  • [摘要]《田氏一家言》中的批评主体,主要由土家、汉两族批评家组成。他们分别采取“选本”“论诗诗”和“评点”三种经典的批评方法,对土家族田氏诗人的作品进行了批评实践。批评家运用这些批评方法,既站在各自的角度表达观点、展现特征,又相互补充,达成诸多共识,共同构建了《田氏一家言》的理论体系。同时他们对少数民族文学价值的认识和肯定,以及主张“真”“雅”诗风等理论和观点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 李锋
  • 全文[ PDF 0.0 MB ] 2015.4(1):32-41  共有 1406 人次浏览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